点击
搜索 / Search

说起来看得我也是挺蛋疼的,所以正式的影评来了,这里是板砖。

惯例,吐槽加评论加剧透。剧透占的比重可能会比较大,我尽量少破梗。然后因为涉及到灵魂交换的部分,所以此时我们用【泷】,【三叶】这样人名加全角中括号的形式代表已发生灵魂交换。此外其他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了。

一上来就破梗挺不好意思的,不过在 CM 和前期的宣传中也已经把本片的主要背景剧透了遍。而新海诚历时两年最终拿出的作品也没有令人过于失望,最起码圆了观众们多年的一个梦。槽点有不少,令人看得疑惑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但是面对终于讲述了一个完整故事的新海诚,也许我们还可以再包容一下。

先聊聊观影体验。首先对我自己说的,不要在深夜买东西。因为手一滑就不知道划到哪儿去了。本来打算考完试周四去看,连带之前允诺的送票,然后手一滑直接选成了周二。第二天早晨本来晕晕乎乎起来只想看眼班固米上的评论,有人问我票订好了吗,我赶紧开美团看了一下:“您购买的场次是:今天下午 4:55 你的名字。”噫……手滑了……于是赶紧联系人去看,这才算勉强过关。当时想说的东西不少,不过也没有整理完,然后周日再看了一遍,这才开始写完整的影评。影院体验的话,普通 2D 场,但是在大荧幕上看新海诚的作品,和坐在电脑前观看有非常大的区别。那种震撼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一年看不了几场电影而且完全没闲心思操心的我的一点感受吧。

在正式评论之前先写点总结吧。两点意见,一,这是一部值得多刷的电影,如果你非常喜欢,请买 BD;二,这不是一部非常适合情侣一起观看的电影,如果双方对 11 区的动画作品都没有了解的话,并不建议贸然观看,有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

为什么值得多刷?这个意见主要还是针对新海诚的影迷以及对新海诚有所了解的观众,画面、音乐没得挑,而且我深深怀疑新海诚再次为了一位音乐人而做了一部 MAD。剧情方面,如果要深究,也需要多看几遍,当然故事确实有不完整的地方(诚哥自己承认了),这个就需要小说和漫画补完了(之后还会有书评)。但是对于喜爱新海诚的观众们,这几张电影票钱是完全值得的。跟风刷好评的另说。然后为什么不建议没有初步了解 11 区动画作品的情侣去看?首先,新海诚的风格决定了这片子不见得是大团圆,虽然哭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心里总会有点膈应吧。当然看完就分手的好像还真有,不过这种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直接踹掉就对了。再者说,虽然光线宣传打的是情侣牌,不过本片的受众群年龄会更高一点,毕竟新海诚的作品很多要过来人才有更好的共鸣。剩下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是去看爆米花电影吧。

说到幻想,新海诚又说了自己高中没谈过恋爱一切都是瞎编的,不过全片故事还有一众 staff 支援,要说瞎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实际。不过看完你名,我想新海诚过去所有作品的终极答案就在这里了。我们曾经幻想的故事结局,也终于实实在在被拿出来放映了。这是新海诚自己的总结,也是我们这些观众的总结。

以往的作品中,新海诚会特意突出“距离感”导致人物的孤独、无助,不管是「她和她的猫」中猫对女主人的依恋,还是「星之声」中男女主人公的远距离恋爱,「云之彼端,约定的场所」中三个人的牵绊,再到你名,“距离”是这些作品中共同的元素。而距离也成为联系主人公之间的重要部分,不管结局是好是坏,新海诚总是想用自己的方法为观众讲述一个异地恋的故事。这份感情可能跨越物种,距离,时间,最终,形成了「你的名字。」的基本框架。说来也巧,新海诚的所有作品我就剩「追逐繁星的孩子」和「言叶之庭」没看。而这两部也算新海诚风格的两个转折点。在「追逐繁星的孩子里」第一次引入制作委员会,也改变了以往的小圈子风格,但是结果并不理想;而后两年,新海诚重新拾回独立制作文艺短片的手段,在不到 50 分钟里讲述了一个不那么矫情的故事。「言叶之庭」和「追逐繁星的孩子」反映了新海诚心性的转变,从主人公身边的小世界拓展开去,更多描写大社会的场景。人物的羁绊也显得更加复杂化,从过去的迟疑不前转向勇敢迈步。这么多年积累的成果,最终表现在了你名的实际观感上。不管是繁华的都市,静谧的乡村,主人公与朋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部分不再是匆匆带过,反而有意做了描写。人物间的关系,或者说冲突正是戏剧构成的基本要素,你名也终于在这一点上得到提升了。

新海诚想“点到为止”,但是观众不买账。早年说诚哥叙事疲软,这个是有目共睹的。看新海诚的作品要时刻不忘“矫情”二字,无论故事多铺开,最后都是抱憾而归。可能一开始新海诚自己做着玩倒不觉得什么,但是从秒五之后,因受众群的扩大,他也不得不开始头痛如何在观众的口味与自己想做的动画之间做平衡了。「追逐繁星的孩子」失败了,但是这也是新海诚为改进故事进行的尝试。从「言叶之庭」中我们能看到新海诚手中的人物终于开始反抗命运,「你的名字。」里泷和三叶则实打实与原本既定的命运抗争到底。新海诚的作品自述受村上春树影响甚多,我只拜读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作品里主人公间就带着一股虚无缥缈的距离感,这确确实实影响了新海诚对自己作品中人物关系的设计。一开始新海诚创造的人物并不会反抗命运,他们是逆来顺受的。没有完整的戏剧结构,这样的作品自然让非粉丝爱不起来。把新海诚的作品比作散文,也正是带着那一丝“矫情”的意味吧。

说到散文了,以前我的语文老师教我说:“散文的散,在于形散意不散。”新海诚的动画,正是“形散意不散”。它缺乏一般作品的戏剧结构完整性,但是却能表达制作者本人的真实想法。如果在这里给你名定性,那么我认为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虽然没逃脱散文的影子,但是在戏剧性上有了更好的表现。因为观众不都是来看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的,他们更希望看见反抗了命运的主人公最终获得他想要的结果。在「你的名字。」里,全片将重点放在了主人公的行动上,从开头人海中三叶和泷互相寻找对方的场景,再到互换停止,失去三叶的联系后泷出发去见三叶,两人一直在寻找对方的存在,而那个人又似乎随时在自己身边。直到最后泷发现自己与三叶是死别的时候,剧情达到高潮。

往往新海诚的作品讲到这里就快结束了,你名则继续向下推进。说实话当看到陨石坑之后,我就咯噔了一下。直到确认遇难者名单里有三叶,泷仿佛失去一切,观众也开始丧失信心了:到头来还是有缘无分,那跟秒五有什么区别?这时,镜头一转,泷为了拯救三叶展开了又一次行动,以口嚼酒和结绳为联系,两个人再次发生互换。之后,拥有泷的意识的【三叶】为了拯救镇子四处活动,在说服自己的父亲也就是镇长无果的情况下,她因友人的提示联想到 1200 年前的陨石坑,想到了自己和真正的三叶仍有羁绊的地方,最终三叶来到那里,并与三年后的泷见面了。

一波三折已经折了两次了,故事还远未完结。再次见面后两人约定要好好活着,泷将结绳还给三叶,并提议把对方的名字写下来以防忘记。而“三叶”的“み”第一笔还没写完,太阳完全落山了,泷也不再记得三叶了。

这里观众会误解泷的行动失败了,但是故事转到三叶那头,流星开始分裂,学校里的早耶香也被镇公所的人阻止了。三叶决定以三叶的身份再次说服父亲,但这之前她已经忘掉了那个人的名字。三叶摔了一跤,丧气的认为自己救不了所有人了,突然她意识到什么,张开手,想知道他的名字,却看见了意料之外的东西:

“すきだ”

根据考证这里和泷的名字没有关联。不过泷当时写的究竟是不是“喜欢你”,还是因为世界线变动文字也跟着变动,只有新海诚自己清楚。我订的台版小说还没出版呢,之后也许会就电影里的细节再做补完。而这三个字再次成为两人间的羁绊,最终三叶成功了。

故事再次回到泷这边。毕业后的泷四处碰壁,基友却拿到不少 offer,曾经爱慕的奥寺前辈也展开了新的人生。他自己却仿佛一直有什么没做的事情,整日耿耿于怀。直到某天,他看见站台另一边的红色结绳发饰。故事重新开始了。

陨石落下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这才刚刚来到中盘。少年少女懵懵懂懂的恋情种子也才刚刚开始发芽,又怎么能让它就这么结束呢?套路还是那个套路,新海诚的作品里最不缺的是电车和离别,不过互相错过的男女主人公最终能再次相遇,并停下脚步问一句“你的名字是?”,这就足以让从秒五开始等了近十年的观众落泪了。所以说你名是新海诚这十几年的导演生涯的一个总结。可能新海诚只想给看得懂自己作品的人做动画,也许他只想用最擅长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果他能一直这么做下去,这散文我也就继续看下去了。

话说回来,新海诚确实开始懂得怎么讲故事了,但你名的最大硬伤还是在剧情上。前面两点意见里,多刷几遍其实也是针对这个。因为故事节奏太快,第一次看可能会 get 不到点,再看一两遍大概就能理清故事脉络了。而被删减掉的部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问题,比如在对待泷和三叶的朋友的刻画上,明显三叶那边更多一些(整个后半段都是【三叶】和三叶的朋友为了拯救镇子而奔走)。这一点就显得戏份上的不均衡,让人感觉东京这边的故事还欠一些没讲清楚。唯一可以说说的就是奥寺前辈,她看出来泷曾经换过一个人格,不过再进一步深挖的地方就没有了,最后也只能像花苗那样,成为主角身边的一个匆匆过客吧。

其实按时间线捋的话,倒也不是很乱。在陨石坠落之前,故事一直是按时间顺序推进的,三年前的三叶与三年后的泷互换灵魂,这大概也是宫水家巫女的特异能力,能够提前遇到自己未来的丈夫。1200 年前的陨石与 1200 年后的陨石其实是同一颗,而宫水家的先辈们也早就知道了这些。你看,其实你名还包含了一个神棍的故事。陨石坠落后时间跳回现在,泷为了寻找三叶踏上旅途,最后为了拯救喜欢的人穿越回三年前。【三叶】和【泷】身处不同的时空,却因为细微的联系而再次见面。三年前三叶交给泷的结绳最终回到三叶手中,这就预示着命运的轮回。结绳就是两人最大的联系,好歹比秒五里一句承诺要强得多,其上所承载的意义也更重。

其实都是“穿越时空要找到你”,关于时空错位的作品我想到两部,一本叫《平行恋人》,还有一部电影叫《穿越时空的少女》。两个我都看过小说,时间久远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你名确实混合了不少元素,其基本架构是 2014 年为 Z 会制作的动画广告「十字路口」,然后糅合进穿越,互换身体,神道教这样的元素。内容讨巧,观众买账,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样就足够了。不说故事,单单画面和音乐就值回票钱。虽然我还是觉得本作是为了使用音乐而使用音乐,不过情绪调动做得相当好。比如说结尾在天桥上泷和三叶擦身而过渐行渐远时,配乐的电车声也正好契合了观众的心跳节奏。当大家以为结局又是这样不断错过时,导演安排了两个人在楼梯上的会面,镜头一摇入 ED,气氛就被圆满烘托出来了。所以还是说,新海诚为 RADWIMPS 的歌又做了一个大 MAD,不过这个 MAD 明显比秒五要好得多了。

作画方面,之前就有合作的田中将贺因为档期的问题(同时在做心欲呐喊),所以只接下了人设的工作。全片的作画监督是安藤雅司,吉卜力出身的老手,参与制作的原画师也大多在吉卜力工作过。新海诚的亲力亲为加上有丰富经验的原画认真工作,画面质量绝对是一流的。现在看新海诚电影大概唯一不需要操心的就是画面吧。

说了这么多,该进入吐槽环节了。虽然怎么夸都挽救不了新海诚讲故事的能力,不过最起码别的地方能兜着。逻辑问题是个硬伤,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可以少看几遍。毕竟……你们互换了那么长时间都不说看一眼今天的日期吗?故事可能是有意设局,不过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的人不太可能会看懂吧。角色之间的跳跃没多少铺垫,往往因为关注故事而忽略了其他元素的运用,这个可说是最大的遗憾了。彗星轨迹的事情嘛,虽然我也是理科生,不过别和我较这个真,它就是为了科幻而科幻,所以我们嘴上说说就完了,毕竟这么浪漫的东西,换我我做不出来。东宝为了冲票房纪录,不惜把档期延到明年一月。这也是挺拼的,你看看国内,排片已经开始减少了。所以想看一定得抓紧去,否则错过了还是很遗憾的。还有最坑的,字幕。我知道很多人都已经吐槽过了但是我还是要吐槽。正儿八经做字幕,还想让观众接受,就得去找字幕组。引进的片子虽然有专门的翻译,不过效果真不敢恭维。本身片子节奏就快,银幕上什么东西一股脑全放出来,根本来不及看。错位这个不提, srt 字幕技术问题,除非从片源单独做中文版本。不过就光线花的那点钱,这个设想就是痴人说梦。从上次哆啦A梦就说的翻译问题,我想大概是没法解决的。就算请了字幕组,再考虑利益问题,实际做出的效果可能还不如这个。所以凭我这日语没级的水平,老老实实等 BD 吧。

然后再说点题外话,其实也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啦,比如之前的引进风波。480P 版本我下了,第一印象没做反交错,也不知道片源就这意思还是压制的时候没改参数。不过我说既然做了咱就好好做是吧,你弄出来这么一个连半成品都不算的玩意儿,让国内字幕组的面子往哪儿放?当时还记得国内就这个泄露版本炮轰了幻之,不过后来查来查去,故事反转了好几轮,结果也就那样了,你名正常上映,我也为此掏了之前承诺的“引进就送票”的票钱(虽然有钦定的嫌疑)。不过配合诸神不再发新片 BDRip 只做字幕,以及那段时间国内字幕圈的乱事,也许可以预见什么。你名的泄露也不是送审的版本泄露,而是给海外提供的试看版本,而且关于怎么泄露的别有一番趣事,受我群群友所托就不说出来了。总之最后屁事没弄出来,吃瓜群众表示非常郁闷。这完全就是一场闹剧,大概是萌二们被道德绑架惯了终于找着个机会反咬一口?可是并没有什么卵用,我就不信当初跳的最欢的人最后真走进电影院看了。所以,脑子是个好东西。然后哔哩哔哩搞了个送票,要配对拿票,但是配完对给的票座位却不挨着……真想拆情侣也犯不着这样吧……这特么就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情商问题了吧。

骂归骂,夸归夸,你名这次算是大出风头,新海诚也跟着再度长脸。背后则是东宝在那儿默默数钱玩。可是这样一部作品并不代表日本动画产业就此再度崛起了,想想看十月番的各种意外,业界药丸依旧只是时间问题。而现在 11 区的环境也不太可能再孕育出一部像 EVA 那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当然 EVA 也没啥可以吹到死的,非常不客气的说)。时代在不断变化,市场也在变化,依旧固步自封救不了 11 区动画人。不过比较矛盾的是,我仍然希望新海诚还能做出属于他自己的故事。也许业界的一股清流,就靠这个年近知天命的大叔撑着了。新海诚自然比不上宫崎骏,不过在影迷心里,他就是另一种艺术的代称。距离产生美,新海诚就想表现这种美吧。

那么,你希望见到的那个人,他/她的名字是?

声明: 本站所有图文遵循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共享 协议.
转载请注明转自 ershiwo的私人研究所
标签:

1 Comments

  1. zhuisui

    我希望见到的那个人,也是三四年前的那个人,却不一定是现在的。

    2016.12.16 at 08:59
    #1